中央芭蕾舞團芭蕾舞劇《紅色娘子軍》開啟海南駐場首演
第七局梅德韋傑夫繼續提升衝擊力,再次完成破發下5-2擴大優勢,接下來是梅德韋傑夫發球勝賽局,成功保發下6-2贏得第二盤勝利。
沒想到,就在我們雙十一購物節剛結束的第二天,英國路透社也對著中國消費者表演了一段極為類似的劇情。在下圖這篇評論文章中,路透社把中國購物節的熱潮稱為過度消費。
如果順著開頭的不環保搞事情,那這篇文章還能算是及格之作。除了上述這篇評論文章外,路透社今天還刊登了另一篇吐槽中國雙十一的新聞。圖源:路透社在文章開頭,作者先是指責中國消費者的購物是對環保的潛在威脅。
點擊進入專題:新聞熱點精選新聞多看點。能在這麽合理的事情中,摳出好幾點英國人自己看了都尷尬的所謂黑點,這種操作才叫真正的刺眼。
就在本文發布的同一天,路透社的隊友《紐約時報》發文揭了英國的老底,由於英國的供應鏈危機遲遲得不到緩解,不少超市的貨架上依舊空空如也,完全無法滿足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。
在文章的核心部分,作者更是直接把網購稱為揮霍,並認為這一現象和供應鏈問題、疫情新近暴發,以及中國的宏觀經濟問題形成了刺眼的對比。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鈷資源都來自剛果(金),《紐約時報》稱,目前剛果(金)國內現有的19座鈷礦場中,有15座由中國公司運營或資助的。
TFM銅鈷礦圖自洛陽鉬業美國人在剛果(金)浪費了幾代人建立的關係在收購結束後數年,美國人才終於後知後覺地意識到了錯誤,悔不當初。但是,《紐約時報》稱,這些立法都無法解決剛果(金)鈷礦等麵臨的供應鏈威脅。
甚至沒有人談論這件事。除了2016年的收購外,2020年12月13日,洛陽鉬業宣布,再次與自由港公司達成股份購買協議,以5.5億美元總價收購後者在剛果(金)的Kisanfu銅鈷礦中95%的間接權益。